何謂運動禁藥?
曾怡鈞/國家運動科學中心營養師
揭開禁藥的真相
談到運動,我們想到的是揮灑汗水、突破極限與公平競爭。但您知道嗎?隨著運動競技愈來愈激烈,「運動禁藥」這個詞也變得家喻戶曉。到底什麼是運動禁藥?為什麼有些藥物、甚至日常食物都可能讓選手面臨禁賽風險?今天就帶您一次搞懂!
運動禁藥是什麼?
所謂「運動禁藥」,指的是被國際或國家運動禁藥管制機構禁止在運動中使用的物質或方法。這些規定的目的,除了確保比賽公平,還要保護運動員的健康,以及維護運動精神與形象。簡單來說,運動禁藥就像是考試作弊的工具,用了不只違規,還可能傷害自己。
為什麼某些東西會被列為禁藥?
世界運動禁藥管制機構(WADA)每年都會公布最新的《禁用清單》,列出哪些物質和方法被禁止,原因通常包括:
- 可能大幅提升運動表現(如增肌、增加耐力)
- 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 違反運動的公平競爭與誠信原則
常見的運動禁藥類型
根據2025年最新的禁用清單,以下是幾類運動員最需要注意的常見禁藥類型:
1.增肌增強劑:如類固醇、睪固酮,這些物質可以讓肌肉變大、力量變強,但也容易造成肝臟、心血管和內分泌系統的損害。
2.促進耐力藥物:例如紅血球生成素(EPO),能增加血液攜氧能力,提升耐力,但同時也會提高血栓、中風風險。
3.興奮劑類藥物常見:如麻黃素、偽麻黃鹼,這些物質常出現在感冒藥、鼻塞噴劑等產品中,若運動員不注意成分標示,極易誤服而違規。
4.糖皮質類固醇:這類藥物廣泛用於治療炎症與過敏反應,如氫化可體松(hydrocortisone)、地塞松(dexamethasone),需要特別注意以下
● 賽內禁止情況:口服、靜脈注射、肌肉注射與直腸給藥。
● 賽外使用:通常不受限制,但仍須留意代謝與排泄時間,避免藥物殘留影響賽內檢測結果。
● 例外允許:透過皮膚、吸入或局部使用,通常在賽內也是允許的,但建議運動員確認最新規範,以免誤觸禁藥條款。
5.利尿劑與遮蔽劑:如氫氯噻嗪、螺內酯(spironolactone),這些藥物原本用於治療水腫與高血壓,但不肖份子可能利用它們來掩蓋其他禁藥的存在,因此也被列為禁用物質。
6.常見感冒藥與止痛藥中的潛在風險:部分市售的抗組織胺、鎮痛藥或退燒藥,可能含有被禁用的成分,甚至有些成分在體內代謝後會轉變為禁藥。例如撲熱息痛若與其他成分搭配,或麻醉性止痛藥未經確認,皆可能造成違規。因此,運動員在使用任何非處方藥物前,都應仔細確認其成分,必要時請教專業藥師或隊醫。
誤用運動禁藥會怎樣?
使用禁藥經確認,後續懲罰或效應包括:
● 比賽成績被取消
● 禁賽、停賽,嚴重者甚至終身禁賽
● 聲譽受損,職業生涯可能提前結束
● 身體健康遭到不可逆傷害,甚至喪命
乾淨運動,從認識開始
運動場上,真正的榮耀來自於努力、汗水與實力,而不是藥物的輔助。拒絕禁藥,是對自己的負責,更是對運動精神的尊重。了解禁藥、避開地雷,是每位運動愛好者、選手、教練與家長的共同責任!
參考文獻
- World Anti-Doping Agency. (2021). World Anti-Doping Code. Retrieved June 27, 2025, from https://www.wada-ama.org/en/what-we-do/the-code
- World Anti-Doping Agency. (2024, September 11). 2025 Prohibited List - Explanatory Note. Retrieved June 27, 2025, from https://www.wada-ama.org/en/resources/world-anti-doping-program/prohibited-list
- World Anti-Doping Agency. (2024, September 12). 2025 Prohibited List - Official Full List. Retrieved June 27, 2025, from https://www.wada-ama.org/en/resources/world-anti-doping-program/prohibited-list
留言區